迅雷重回App Store但iPhone用户早已遗忘?

PC互联网时代,国民软件名单里少不了迅雷的身影。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用户的手机上却没了迅雷的一席之地。

iPhone用户会有更真切的感受,迅雷app早在2016年就被App Store给下架了,一晃四年过去了,直到近日才得以重新上架。

新版迅雷app,提供“极速下载”“免费2T云盘”“”等功能,同时可经由iPhone浏览器上“迅雷云盘”的相关操作,间接实现对BT种子、磁力链等多种资源的下载支持。

这也许是,迅雷近年来难得的一个高光时刻,然而先前付出的代价也是极为惨重:四年时间,大量用户都无法在App Store下载迅雷app。

注:最近四年,迅雷官方有提供“签名测试版”迅雷app供iOS设备用户下载使用,只是通过这种非App Store途经下载使用迅雷app的用户规模相对偏小。

重回App Store的迅雷app,能回流或者吸引多少用户,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对于这款“下载神器”而言,只怕再也回不到曾经的巅峰期了。

根据林军《沸腾十五年》描述,迅雷初代产品存在诸多问题,迅雷创始人程浩事后回忆:“我们当时和网际快车比较,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比不过它,我们唯一的优势就是快。”

凭借“快”这一杀手级功能点(P2SP下载加速技术),同时依托快速壮大的网络游戏和视频下载市场,迅雷逐渐站稳脚跟。

2004年,迅雷3和迅雷4发布,迎来用户大幅增长;2005年,迷你迅雷、迅雷5发布,三代科技更名迅雷公司,随后获得千万美元投资;2006年,迅雷用户数突破1亿,成为用户规模最大的下载加速软件;2007年,全新“迅雷看看”播放器发布,迅雷实现跨协议下载;2008年,迅雷软件助手、迅雷游戏、迅雷安全助手等发布;2009年,迅雷会员系统发布,公司开始多元化探索,推出迅雷家庭数字娱乐产品和迅雷群侠传网页游戏。

反迅雷联盟,由华军软件园和天空软件站领头,以“盗链”之名对正高歌猛进的迅雷发起攻击。不过很快,迅雷就和华军达成和解,双方将实现下载站和下载软件的合作共赢。

2011年,Mac版迅雷发布;2012年,手机迅雷发布。至此,迅雷覆盖全终端。2013年,迅雷用户数突破4.6亿,付费用户达520万;2015年,手机迅雷用户突破1亿,日活破千万。此后,官网再未公布迅雷、手机迅雷最新用户数。

2010年,不仅是中国PC和移动互联网的“分界之年”,而且也是迅雷发展的分水岭。2006到2010年,则是迅雷发展的巅峰期。

2007年前后,每个PC用户除了安装QQ,就是迅雷,其装机量一点都不逊于QQ。来势汹汹的迅雷,让腾讯非常紧张。亦有大量腾讯员工,离职跳槽到迅雷,最后连马化腾也坐不住了。

此时的迅雷如日中天,号称下一个腾讯,也被视为深圳第二大互联网企业的有力竞争者。在2010年举行的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活动中,迅雷作为深圳优秀企业代表,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

高潮转瞬即逝。2011年,迅雷开始遭遇外界持续唱衰,即便其坐拥超3亿PC装机量,即便其手握“迅雷看看”这张牌。

这一年,迅雷看看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全网高清的在线视频网站”;这一年,iPad版迅雷看看发布,吃上平板视频播放头啖汤。

作为播放器工具,迅雷看看是成功的;但转型为视频平台,迅雷看看却没能走更远。同样的逻辑,也可以套用在迅雷这个下载工具上,或许公司创始人很希望迅雷能发展成QQ这样的平台,然而不管是转型难度还是用户接受度,显然都颇具挑战。

10年代初,视频app集移动互联网和视频正版化两股浪潮于一身。美味蛋糕诱人,注定巨头纷争。最终,腾讯视频、爱奇艺们成为大赢家。

其实早在2008年,迅雷就在北京举行过“强强联合,共赢发展中国互联网正版内容发行战略合作”新闻发布会。迅雷创始人邹胜龙也曾在2012年“自述”:

事实上,我们一直致力于正版内容的推动,我们每年都会花几亿元人民币购买视频版权,同样也为高额的版权费用不堪其扰。迄今我们的投入和产出远远不成正比,甚至包括我在内的同行都认为,现阶段依靠视频广告来获取大量收入并不现实,但“仅为了赚钱”和“积极推动”其实是需要分开理解的事情。

全面加入“用钱堆砌”的视频版权大战,对于迅雷这样财力的公司,多少都有点不切实际。而未能走出视频播放器定位的迅雷看看,最终在2015年被卖给了响巢国际,其后又相继更名为“响巢看看”和“天天看看”。

答案显而易见,迅雷之所以能迅速壮大,除了“下载快”,也靠“资源多”。这么多“资源”中充斥过多少“免费盗版资源”,没人说得清,而这也成为外界攻击迅雷的标靶。再引用下邹胜龙在2012年的“自述”:

拿迅雷的版权问题说事我觉得是个伪命题。迅雷只是一个提供下载的工具,就好比修了一条高速公路,有人沿着高速公路去摘了别人的桔子,只能说摘桔子的人存在道德问题,相反,你不能指责高速公路该不该修的问题。

对于中国的这些个下载工具,“版权问题”似乎就是个原罪。迅雷很难从内容上来赚钱,那么也只能靠“更快”等特权来推广付费会员了。

根据官网最后更新的数据,2013年迅雷用户为4.6亿,付费用户为520万,折算下来的付费用户比刚过1%。而伴随着中国网速的持续提升,以“更快”作为核心卖点的下载工具付费会员,势必越来越难有大市场。同时,迅雷在会员体系及其特权上的一些设计或更迭,在产品功能设计上的“臃肿化”问题,也曾引发过用户群体的吐槽或争议。

作为下载工具,迅雷赚不了大钱;转型内容平台,迅雷又无大钱可砸;祭出手机迅雷,却曾长达四年上不了App Store。巅峰过后的迅雷,开始一落千丈。

2014年,迅雷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15年,迅雷旗下网心科技发布行业首款“共享经济智能硬件”迅雷赚钱宝,同年又发布赚钱宝Pro。2016年,迅雷赚钱宝升级为星域共享平台,官方宣称获得超过400万“玩客”支持。2017年,迅雷宣布共享计算和区块链全新战略;同年,新一代“共享经济智能硬件”玩客云上市。2018年,迅雷发布专为区块链而生的文件系统——迅雷链文件系统TCFS;同年,超级区块链平台迅雷链发布,“引领区块链进入3.0时代”。2019年,迅雷链推出16大区块链产品解决方案。

现在的迅雷,定位“共享计算与区块链技术创新企业”,然而更多人还是把其视作一款下载工具或一个老互联网品牌。

自2003年诞生以来,迅雷迅速成长为“下载神器”的代名词,并在那个PC设备当道的年代风光无限。

然而好景不长,来到10年代,手机迅雷并没有(或许也不可能)继续立于桥头。更为致命的是,在网速全面提升和流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在正版化浪潮和版权内容平台的冲击下,大量老用户不再使用迅雷产品,不管是在移动还是PC设备上。而对00后新网民而言,迅雷更像是中国互联网的一个“传奇”。

2015年,程浩曾发文举出那些年迅雷错过的三个大风口:浏览器、流媒体、手机应用商店,并得出“企业最大的威胁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趋势”的结论。

对于诞生十七年,又经历大起大落的迅雷而言,现在主打的“共享计算与区块链技术”新战略,真的可以在未来让你再创辉煌吗?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