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门的50分钟里我们和李宁、姚明一起聊了10个话题

原标题:在澳门的50分钟里,我们和李宁、姚明一起聊了10个线日,首届大湾区国际体育商业峰会在澳门银河国际会议中心举办,超过500位来自全球各地的体育商业精英在此相聚,共议世界体育在2024年的发展和变革,以及大湾区在其中的机遇。

首届大湾区国际体育商业峰会由Realeague、懒熊体育和澳门通共同主办,银河国际会议中心赞助,澳门体育局及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支持,Leaders提供战略支持,并由现代体育组织承办。

在23日的一场焦点对话中,李宁品牌创始人、集团董事长李宁和中国篮球协会姚明就传承与开拓:多元视野下的中国体育》这个话题展开了一场难得的对话,懒熊体育创始人、CEO韩牧主持了这个环节。

韩牧:9年前我创业进入体育行业,没想到会做了9年,但是站在这两位的面前就会发现,李宁这个公司做了30多年,大姚也在篮球领域30多年,所以做体育真的需要长期主义者。也是在这么长的过程中,相信能有很多的维度来看今天这个环节的主题,不管是商业、管理、营销、IP以及未来技术。我知道大家都很期待这个环节,在今天的开头,我想在环节上做一点创新,一开始我想让两位各自问对方一个最想了解的问题。大姚可以先来。

李宁:这说到我的苦处(笑)。其实我进入商业是很偶然的,因为进入了健力宝,之后就转入商业了,其实我内心还是希望做体育,所以有机会做体育行业的时候,我希望做的是一个品牌,而不是一个工厂,所以一开始就做了“李宁”牌,就希望通过我自己所学到的一些体育知识,通过这个经营,能够把体育的精神在我这里继续向社会、向年轻人推广,去激励更多的年轻人。不过后来发现做品牌也很不容易,因为品牌要能持续创造价值,所以到今天我还在为如何去做好一个品牌在头痛、在学习、在努力当中。

姚明:下一个姚明(笑)。其实我有时候觉得,我们不应该期待下一个姚明,而是去期待下一个林书豪,下一个郭艾伦,下一个赵继伟。为什么呢?他们的模式是更加可以复制的。我本身有很多的特殊性,在中国的环境下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这样的条件,比如说我父母在70年代就已经是专业运动员。整个中国发展的过程,我相信比我更年长的人更有发言权,很多有天赋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并没有被发现,但是由于我生长在一个体育家庭,所以能在很早时候就被人发现,接受的训练也更早一些,中间也得到一些资源的倾斜,某种程度上这些都是不能被复制的。

所以与其去期待一个不可复制的东西,我可能更期待去寻找一个可以复制的模式,那就是我们能不能有下一个林书豪?我也知道林书豪实际上是在美国长大的,那我们能不能尽快地有下一个赵继伟,或者郭艾伦,或者刘炜,或者郭士强,或者胡卫东,他们可能和更多普通家庭的关联度更高些。

那接下来我们这个环节正式开始。1984年到现在正好是40年,这也是中国体育崛起的40年,那一年的洛杉矶奥运,许海峰夺得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李宁先生当时一下拿到了三枚金牌,这些历史画面至今还会在我们脑海中反复出现,所以我想请李宁先生分享一下对这40年变化的感受,回忆一下当时“一日三金”壮举的过程。

李宁:40年的时间有点长了,我当时才20来岁,过得很快。那个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不久,我们国家去比赛,所产生的作用更多是对于国人的激励,是为国争光,而不仅仅是成绩。40年过来,我觉得中国的体育改变很大,越来越回归体育真正的价值,越来越多人认可体育对青少年教育的作用,以及对于健康、娱乐的需求,体育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还有就是对于体育的消费也开始慢慢呈现,变化是非常大的。

李宁:现在去回想40年前的那一天,当然我更多想的是比赛,虽然是冲着冠军来,但不知道能不能拿到,但比赛结束结果出来时,那种状态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终于实现了一个梦想,但那个状态具体是什么样,我现在可能也要看看电视才行。

姚明:那个时候电视还没有普及导每个人家里,但是我们从各种各样其他的媒体渠道能够获取信息。包括1984年奥运会,那时候能记住的一个是中国女排,一个就是李宁,这两个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但后面我曾经也表达过,给我印象最深的反倒是1988年李宁先生从鞍马上摔下来,摔下来之后,他仍然面带笑容地站了起来,那个给我的印象最深。

韩牧:我想这也是其与众不同之处,包括1988年有这种经历之后,李宁先生真正去创业,其实有了一些瑕疵之后,才可以去做更多的事情。

我觉得北京奥运会确实让国人从某个维度走向了世界,打开更大的门,让世界也了解中国。确实很怀念那样一场盛会。

姚明:我们这一代人特别是80年代成长起来的人,特别是进入到体育行业中的,都知道中国人有“奥运三问”,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参加奥运会?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在奥运会上夺牌?中国人什么时候可以举办奥运会?在2008年的时候完全回答了。

1932年刘长春第一次参加了奥运会,这是解放前的事,然后到了1984年许海峰拿到第一块金牌,2008年我们第一次举办了奥运会。当你在这样的文化和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参加奥运会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人生使命一样。2008年奥运会对我们来说非常有激励作用,而且目标性非常强,我们要参加,而且要在上面打出我们最好的表现。

但是一个很大的落差是,2008年奥运会结束之后的那一天晚上,我是非常失落的,闭幕会那天晚上喝醉了。那种感觉,不是说青春过去了,而是(像)整个人生都过去了。

韩牧:这种复杂的感受或许只有极个别的人才能体会。2008年奥运会之后,二位也有了更多篮球方面的交集,我知道篮球是李宁公司非常重要的核心,对大姚就更不用说了。

李宁:篮球是我们李宁公司的一个核心品类,对我们意义重大,也是李宁品牌的运动属性跟青少年连接的重要平台,我们希望作为一个本土品牌,去了解和理解篮球运动,并且能够通过同姚明、韦德这样优秀的运动员交流,同CBA职业联赛、中小学生校园篮球联赛的合作,以及跟更多的篮球爱好者更紧密地链接在一起。在这些投入里面能够找到我们的品牌定位,找到我们在这项运动上发展的方向,之后通过运用我们的商业、技术方面的资源,来融入参与到篮球运动当中,从中获得我们作为一个体育运动品牌的发展。

韩牧:2012年当你真正决定参与CBA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在之前的采访节目中,你曾用一个“赌”字来形容。

李宁:其实这个“赌”,还是想表达很主动地希望能够投入。我刚刚讲,作为一个本土品牌,我们希望投入是能够支持或者说促进运动在市场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发展,因为只有这项运动更多人参与,做得更好,我们作为体育品牌才有更大的空间。

我自己曾经是一个运动员,有这么一个经历,我更理解我之所以要经商,之所以要做体育品牌,很大一方面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对运动发展有所贡献,对中国体育发展有所贡献,这也是我作为一个运动员走向经商的历程中承担的特殊使命。所以从某个角度讲,我们支持参与CBA联赛,很大程度是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的使命感。

韩牧:李宁先生提到了社会、青少年,包括公司对于篮球战略的定位。不知道大姚这几年身份转变之后,篮球在你心目中的地位会有新的变化吗?

姚明:站在社会的角度去看待篮球,如果把社会看待成一个家的话,其实篮球就是我们放在家里边某一个地方的一个玩具,你需要把它和你的餐厅、你的书房、你的电子游戏放在一块去看待,而不是抱着篮球去看待其他东西。

它只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那我们就要考虑,我们通过篮球比赛这样一个游戏,能够为我们的球迷带来什么样的体验?他能不能在这里边找到归属感,有时候它像一种角色扮演游戏,球场上的球星能不能创造和球迷的连接,创造和这个城市的连接,使大家觉得他就是在做到我过去年轻时候没有做到的事。它是整个中国社会的一种体现。所以今年我们的联赛叫做“以城之名”,也是想以更小单元,和我们的城市和我们的球迷连接在一起。

姚明:这需要两方面。第一,需要我们在行动上形成一个纲领,在联赛上这样做下去,不仅仅是和城市连接,包括我们的社会责任,我们是不是应该跟更多公益组织合作起来,城市中很多烟火气,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联赛去把它展现出来。

另一方面,我们联赛是不是也应该为更多的年轻人提供舞台,通过我们的选秀,让更多年轻运动员踏上这个舞台,释放他的光和热。这个舞台不只是球场,也包括球场外的许多东西。

韩牧:今天在场有很多运动员,二位都在顶尖赛场上证明过自己,经受过顶尖的压力。我很想问二位,遇到这么多起起伏伏,你们如何在这个过程中继续进化继续学习?

李宁:体育的训练和竞技很有意思,可以训练我们如何面对世界面对人生,尤其对青少年。在这个过程中,你或者成功或者失败,或者梦想实现或者梦想丢失。但它能够训练你的学习能力,包括如何寻找目标追求目标,这对于我来说,即便离开了运动赛场,在人生当中仍然是非常有意义的,到今天我还在用运动员时期获得的这种素质来继续自己的人生和工作,到今天还是在学习、在追求当中。

李宁:其实没有方向。我刚刚问“下一个姚明什么时候出来”,事实上姚明认为是不可复制的,但如今姚明可以帮助中国篮球出现更多优秀的运动员,把篮球在中国做得更好。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都有自己的人生,不需要听别人讲一个方向,重要的是自己。就像我刚刚说的,通过体育训练可能你会获得一套学习能力,有了这个能力,你就会知道自己要往哪儿走。

姚明:我觉得很简单,就是保持自己的好奇心。我去美国打球,实际上就是在好奇心驱使下让我想要去试试,当球员生涯结束,我想能不能知道整个篮球运营背后是什么样的。

姚明:这有时候挺矛盾的,因为好奇心是自己的,有时候你会陷入一种你理想中的篮球,以及使你自己满意的篮球和使大家满意的篮球的一个博弈中。但这时候也需要保持好奇心,你要去了解别人希望看到的篮球是什么样子的,他们认为的篮球是什么样子的,看看这些东西和我自己理解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看看能不能在一些事情上达成一种共识。这也是挺挑战的,每天晚上睡不着。

韩牧:刚才二位都提到了继续学习和计划的事情,这些可能都是一辈子的事情,下一个问题是关于新的身份,李宁先生曾经提到自己作为企业家的模型内核是运动员,从赛场到商业其实也是一个传承,李宁先生在这个过程是怎么很丝滑地转移过来的?

李宁:这个过程也不太丝滑,前面讲过因为我有这样的运动生涯,获得了很好的训练。不管是运动员,还是企业家,我始终是个体育人。我做企业,也是希望用自己对运动的了解和知识,能够服务社会,能够鼓励更多的青少年群体享受运动。

经营一家企业,还需要有商业管理、市场研究等认知和能力,并且需要了解如何实现企业的盈利和发展,这些对我来讲都是需要不断学习和保持迭代的,不断实践,与团队共同找到一条路,共同往前走。

这个世界需要更多体育精神和体育人。我会用体育精神去激励自己去学习商业管理,跟上市场发展步伐,也希望通过我们的经营,将体育精神的内核传递出去,服务大众,让体育的力量和影响更多的人尤其是激励更多的青少年群体。

韩牧:李宁先生一直提到他的内核是体育与运动,激励青少年和社会。对于大姚来说,作为管理者,在篮协的位置上也7年了,你的内核是多样化的,你怎么看待从赛场转移到现在管理者的角色?

做管理时,我觉得更多的是要去了解,去学会合作很重要。有时候运动员的竞争心非常强,甚至我记得有谁说了一句话,他说我希望每次上场的时候,把对手描述成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使我更有动力去比赛,但这个习惯在管理的时候会害了我们。我觉得更多的时候是去讨论合作,找到互补性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做体育做运动品牌有很多,在众多的体育品牌里,有不少是深耕某一个单项运动产品品类,而李宁品牌要做的是多品类的、多运动项目品类,也面临很多挑战。但是李宁过去3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对运动的理解能力、产品的研发开发能力、适应能力和渠道的运营能力等等,所以我在10年前给公司定了这样一个目标:要走进篮球、跑步、羽毛球、乒乓球等这样核心的运动品类,也是大众参与最多的几大类运动项目里,我们从中能够找到我们的方向,运用我们的商业能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等等,走进大众的心里,作为一个体育用品品牌要发挥的价值,是融入参与运动的消费者,所以公司明确的战略定位,会帮助企业渡过困难,也帮助企业找到方向,也帮助团队决定应该投入到什么样的组织里。

李宁:商业模型是有很多种的,但李宁品牌刚才我前面讲的特殊,是因为我有过运动员的经历,我的运动竞技生涯,这个过程也促使我做了这个品牌、这家公司,有许多共同的回忆和品牌资产的沉淀。 所以我在做李宁品牌的时候,我是更希望能够真正走进运动当中去,而不是只是一个空挂的运动概念,因此我们能够深入到品类,找到我们的方向,进而应用科技或者商业经营创造我们的价值,比如篮球品类,我们跟韦德12年合作,与CBA也有12年的合作,创造出顶级职业运动员所需要的篮球鞋,了解职业赛事的发展需要体育用品品牌如何去参与,如何能够真正协助职业赛的发展,我们跟学生在一起知道学生群体的运动需求。走进运动,我们才知道我们的位置和定位。

每个品牌都有其发展道路,百花齐放,可是李宁品牌因为我们独特的运动员基因,所以我们在做单品牌、多品类的时候,我们做出来的效果和商业的角度上效率也是比较有优势的。

韩牧:企业丰富多彩,有时候我觉得李宁公司成长的数字不断地在上升,但是因为上市公司,大家不断关注营收数字,财报,但是我想说,是不是也要关注数字之外的东西,因为我们心目当中的李宁是与众不同的李宁。

李宁:其实上市公司是一定要关注财报的,否则投资人也不知道往哪里走。但是我做这个企业我也有我的使命,或者说作为一个企业也有它的价值观,作为一个体育品牌,它不光是在商业上、财务上通过市场的竞争创造价值,可能更多是要为社会的进步,为运动人群,为青少年和家庭,做出贡献,它的品牌价值才有意义。

李宁:我的目标就是要做一个中国最棒的体育用品品牌,能够支持帮助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也同时让我们的企业能够在更大的一个体育消费环境里面去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姚明:首先我可能要问一下,是中国篮球还是中国篮协?它是两个概念,中国篮球现在整体的发展,大家参与的程度是非常高的,所以中国篮球现在不差,从校园篮球、专业篮球到各个层次的职业篮球,这个体系已经搭建了起来。所以我要问一下你问的是哪个?

姚明:中国篮协的话,如果要进入一个“好的状态”,我们也很关心财报,要谢谢李宁董事长的支持(笑)。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我们能不能对社会有足够的产出,得到社会的认可?

2025年就是CBA联赛30周年了,30年来由历届中国篮协领导所建立和扶持起来的社会体系下的职业联赛,它现在得到那么多企业的支持,实际上就是过去中国篮协这几代人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得到了认可,所以得到了回报。那我们能不能提供更多的篮球社会产品,得到更多合作伙伴的认同,帮我们一块来做?如果有更多的伙伴参与进来,包括赛事,包括培训,包括可视化数据化这些东西,各种各样做起来的话,实际上就是我希望看到的一个好的状态。

姚明:我们做过调查,篮球在中国的青少年中是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包括男孩子女孩子。我们有一本蓝皮书,差不多有7000万的受众,参与度是很高的。但是有另外一个数据就是衰减数据,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的增加之后,他们参与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们想提供更好的篮球产品,包括赛事,包括村BA,它虽然不是篮协体系,但是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大家在篮球的参与性和观赏性上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

我们有一个数据,不一定准确,现在14-18岁之间的孩子每年参加的赛事仅仅是美国青少年大概一半左右,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工作目标。所以对于青少年,我们希望和学生体协进行合作,和教育系统进行合作,使我们的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在篮球场上待的时间更长一些。我们能不能提供更多的产品让他们在篮球场上参加更多的活动,使篮球成为他们的终身爱好,不管是年纪大了以后可能打不动了,但还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看。

姚明:最大的挑战就是我们的认知,又回到我刚才说的,我们是站在篮球场上去看社会,还是站在社会的角度去看篮球场。我们要把篮球场放在社会的各个环节里边,将上下游之间联系起来,使更多人在生活之余踏入篮球场,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竞技体育这一点上,这是在认知上,我们必须跳出篮球场内的角度去看,而是要站在社会体系的角度。

李宁:我们目前有在尝试,像产品在设计、开发、调整的时候,快速地做一些筛选和生成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但是还在探索阶段。

韩牧:大姚,你对这些新的变化怎么认知?因为我们知道体育都是在线下完成的,它的精神属性和娱乐属性更强。

姚明:我也是在学习阶段,这个技术真的是日新月异,很震撼。我也很好奇,我个人觉得至少目前来说我还看不到什么东西可以替代线下的场景。

线下的场景我把它描述成从0到1的发生,如果没有0到1,那后面1到10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有了AI之后,原来我们可能只能通过1做到5、6、7、8,但是通过AI可能做到16、17、18。村BA其实存在30年了,但是由于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手机端技术的成熟,使大家看到居然有那么热闹的民间篮球赛事,这使我们感官的触觉变得非常无限。我不知道AI是在这个基础上更加增强这个能力,还是使我们看到的东西变得更加真实,我现在还不知道,但是我觉得非常值得我们长期关注。

韩牧:三亚现在的排球非常火,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事情,所以我相信AI出来之后,可以应用到更多的体育领域。现在大环境的变化非常大,我们也知道整个大中华区的竞争都非常激烈,对于李宁公司来说,未来会有一些新的打算吗?

李宁:首先我对中国市场还是非常有信心,尤其像长三角、大湾区,对于体育消费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想我们还会从几个方面发力:一是持续深耕李宁品牌的核心品类,对细分领域产品矩阵持续打磨,为消费者创造更专业的运动体验;第二,根据运动场景需求变化,保持对新兴运动品类的投资和布局,创造更丰富多元的产品体验;第三,像我上面提到,利用李宁独特的运动员基因和对运动的深入理解,加大研发和科技投入;第四,就是保持对新的运动人群需求的关注,尤其关注青少年群体的体育需求。

但同时我们也要面向世界,面向国际市场,所以未来发展中国市场的同时,我们也要开始逐步投入国际市场,布局也好、开拓也好,使我们的市场走得更大一些。

韩牧:大姚,因为你也是一个新的变化,包括今天咱们在澳门,未来东亚篮球的格局,你认为会有新的变化吗?

姚明:咱们今天说用体育去连接世界,它其实是不断加入X因素,不断去碰撞,形成化学反应。过去也有零零散散的东亚地区的联赛,但是没有形成体系。

我觉得要形成有规模的篮球联赛需要具备几种因素:第一有足够的经济体量,我相信在大湾区在东亚地区是绝对存在的。第二,相对来说互相之间的熟悉程度。在东亚相对也是比较熟悉的,包括篮球也是相对规则统一的。还有一个,是交通的便利性,我们当然不希望一个球队飞行七八个小时去打球,它的距离是可控的,东亚地区的交通实际上也是非常有利的因素。当时有几位也说到,包括NBA,包括其他国家的联赛,篮球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所以我非常有信心在东亚地区会出现一个有规模的、可以长期性的、有影响力的联赛。

韩牧:今天这个环节就进入结尾了。我记得九年前我参加了一个峰会,当时大姚也在,蔡老板(蔡崇信)也在,大家就提到一个观点,不管国外的赛事怎么成熟怎么发达,但是中国体育中国商业史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来书写,但是在我们书写之前,就像二位一样,要多去学习,进化,以及保持对商业的敬畏和严肃。甚至未来我相信有更多人会加入这个行业,中国体育事业、中国体育产业,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耕耘者,都是坚守者,都是中国体育和中国的最大的相信者。感谢二位。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