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形势论坛:我国外贸复苏势头得到确认 二季度形势或更乐观

日前,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全球贸易监测实验室联合举办了国际贸易形势论坛暨全球贸易监测与贸易形势月度分析会。分析会上,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庄天宇发布《2024年4月中国外贸大数据分析简报》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外贸复苏势头得到确认,二季度形势或将更加乐观,增长态势很可能好于一季度。

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是全球81个国家或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今年一季度,中国成为全球88个国家或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保持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的地位,份额维持在14.5%。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副教授钟腾龙发表了题为《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态势》的专题报告。钟腾龙在专题报告中提出,贸易数字化改变了贸易方式和贸易内容。贸易方式的变化体现为数字贸易平台赋能贸易、跨境小包裹贸易、服务贸易数字化等;贸易内容的变化则体现为新型数字化技术催生了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型信息服务产业、不可贸易的服务变得可贸易、货物与服务的捆绑程度加深等。

钟腾龙还分别从数字订购和数字交付贸易两个方面介绍了中国数字贸易发展现状和趋势。他指出,2022年我国数字订购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2023年同比增长15.6%达到2.38万亿元,其中数字订购货物出口占货物贸易出口总值的比重达到7%;2023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占总体服务贸易的比重达到42%,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研究员杨凤杰也表示,从数字产品、电子商务、数字经济到数字贸易,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进步,数字贸易正呈现快速增长,数据和信息流动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传统的货物和服务贸易,可能会成为未来几十年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之一。

杨凤杰同时指出,目前,我国数字贸易发展与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积极参与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数据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加快数据存储的本地化建设,能更好地推动我国数字贸易发展。

位于天津市北辰区的天士力高速滴制连续化产线厂房内,一座超高速滴丸机上,药液经快速冷却后变为一个个小丸。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